软件工程案例式教学法论文
软件工程案例式教学法论文 目前,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实践经验, 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企业要求,需要企业或专业培训机构 重新培训后才能上岗.而要成长为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软件 人才则还需要几年的时间[1].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的 脱节,不但增加了人才培养成本,更影响了社会生产效率的 提高.因此,如何以“学以致用”的态度培养学生成才是当 务之急[2].软件工程课程是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的理论 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软件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其相关理论抽 象性很强,单纯的学习理论会让学生感到内容枯燥乏味;
软 件工程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实践的理论讲解无异于 纸上谈兵.如果能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 得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就能很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 的,达到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3]. 本文拟对如何将企业实践项目应用到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 探讨. 1课程建设目标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1课程建设目标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围绕来源于 企业的实践项目,按照软件工程的不同阶段,解决项目中的 若干问题.整个课程围绕两个企业项目展开,各个阶段解决 的问题要相互衔接,最终通过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实现软件 功能.课程建设目标如下:(1)引入企业实际软件项目, 改革传统以理论为主的软件工程授课体系和课程内容,建立以项目实践为主线,理论指导实践的课程体系.(2)与企 业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既注重专业知识结构的扩 展,又突出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加符 合IT企业的人才需求.(3)以企业实际项目为素材,建设 软件工程特色实践教材.(4)在企业帮助下进行师资培训, 建立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团队.(5)增强学生团 队合作意识,促进项目团队建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技术和 工具固然重要,但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人,是大家的协作. 1.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企业项目驱动下软件工程案例式 教学法模式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企业实践项目往 往问题规模庞大,复杂性较高,并不适合直接用于教学,必 须经过提炼和抽象后形成适合课堂教学和实训的教学素材. (2)制定能够符合企业项目案例式教学法的课程教学大纲 和教学计划.(3)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探索高水平的教学 团队建设.(4)传统以理论为主的软件工程教材已不能满 足教学要求,必须着手建设本专业的特色实践教材. 2实施方案 2.1案例选择与制作案例来源于企业项目,又不同于企 业项目.真实的企业项目规模大、复杂性高,而且企业追求 有效地解决问题,个别功能模块实现过程逻辑不严谨,理论 性不强.这使得企业项目不能直接用于教学,而应该对其进 行适当改造,缩小问题规模,按照软件工程方法规范开发流 程,完善开发文档,提炼教学素材.项目驱动下的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案例
设计要突出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围绕如何解 决关键问题引出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点,然后在软件工程相 关理论的指导下,使用具体的技术工具解决问题.另外,案 例设计还要覆盖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且各个阶段的 案例要具有连续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软件开发周期的各个 阶段之间的衔接关系. 2.2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传统的软件工程教学大纲一般侧 重理论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比较流行的两种软件工程方 法学,按照软件生命周期的步骤逐次展开,主要讲授理论, 并穿插一些小示例.但是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都 很强的课程,作为指导人们如何合理开发软件产品的方法论, 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降低问题规模的复杂性.其次,在传统 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缺少目的性而被动地
学习,学习效 率非常低.引入企业项目后,学生为了解决真实的现场问题 而组成项目小组并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团队 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习效率.所以,软件工程教学大纲应 做如下修改:(1)将以理论为主的授课体系改为以实践为 主的授课体系,把“提出问题――寻找理论――解决问题” 的思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2)围绕企业项目开发过程, 合理安排项目案例,最终覆盖主要理论知识点.(3)增加2 周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可以组成5~6人的项目小组, 自拟或在教师引导下确定题目,通过项目实践锻炼学生团队 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2.3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大纲的制订只是完成了课程体系 的基本设计,最终教学效果如何还是要靠任课教师来完成. 目前,高校软件相关专业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与快速发 展的软件产业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软件项目开发 经验与企业实际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是急待解决的主要瓶颈 之一.因此,建设产学合作的教学团队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最 终出路.引入企业资深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参与到课程设计和 授课,解决学生项目开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解决问题的 有效手段[4-6].但是企业人员的差旅费、课时费和授课时 间等都是大问题,尤其是外聘专家的费用问题,目前无法解 决.另外,外聘企业人员参与到课堂教学毕竟不是长远之计, 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缩小与企业的差距,建立一 支高水平的稳定的课程团队才是最终目标.因此,充分利用 学校提供的企业挂职锻炼机会,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研 发一线,利用1年的时间参与到企业项目的研发工作中,从 而达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目的.这样做不仅密切了校企合 作的关系,而且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就业选择.这种“教 师走出去,成果拿回来,学生送出去”的校企合作创造了合 作共赢的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 2.4特色实践教材建设特色实践教材建设是企业项目驱 动下的软件工程案例式教学法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 革成果的重要体现[7].传统的本科软件工程教材突出培养 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而实践证明,这样的内容设置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学完课本后面对实际问题时还是无从下 手.从“学以致用,以用导学”的角度出发,建设理论联系 实际的特色实践教材,增加技术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但 不会降低学生的培养层次,反而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对理 论的深入理解,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2.5课堂组织和管理为配合企业项目案例教学法过程的 有效进行,避免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将学 生和教师置于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地位,让学生积极地研究和 解决项目问题是关注的重点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1) 按照自由组合和自愿的原则,学生分成几个5~6人的项目小 组,每个小组内部分工协作,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2)教师要按照“理论上讲解,实践上指导” 的原则,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围绕 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安排课前预习内容,鼓励学生主动研究问 题,锻炼自主学习能力.(4)学生在课堂上以项目小组为 单位针对具体问题积极讨论,深入理解问题,寻求问题解决 途径,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6考核方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工作[8].为此,制定了组间与组内考评相结合、过程与结 果考评相结合的分阶段考核体系,具体措施为:(1)考核 由三部分构成:理论知识考核占30%,案例开发过程(分析、 演讨和团队合作)占30%,开发成果(文档、程序)占40%.(2)
个人最终成绩由个人所在小组成绩(40%)和个人成绩 (60%)两部分组成.小组成绩是小组成员开发过程和开发 结果的考核成绩.个人成绩是小组成员在开发过程中个人表 现取得的成绩.(3)理论成绩采用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小 组成绩由项目开发各阶段成绩的平均成绩构成,由教师根据 需求规格说明的完成情况评定.个人成绩由教师根据小组成 员在项目开发中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来评定,同时考查其 在团队协作中的综合能力. 3结论 企业项目驱动的案例式教学法模式对于改变传统本科 软件工程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状况的一种有效的尝试, 在信息与计算
科学专业2010级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进 行了实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激发 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利用软件工程理论解决实际 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