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文档网>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我与地坛说课稿10篇【完整版】

我与地坛说课稿10篇【完整版】

发表时间:2023-07-14 08: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第1篇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珍爱生命”专题中的《我与地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

我与地坛说课稿10篇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1篇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珍爱生命”专题中的《我与地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专题“珍爱生命”中“向死而生”板块下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作家史铁生自传性的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充满了其对于生命的哲思。教材节选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我与地坛,二是我与母亲。本课主要学习第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二、说学情

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学生大多数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基本上能静下心来读一篇课文,并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预习情况:

学生上课之前已经预习了课文,查询了史铁生的资料,抄录了字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从上述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领会地坛使“我”豁达地对待生死。

3、品味语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四、说重点难点

1、作者传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2、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五、说教法学法

1、以读促悟:在教学中,通过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史铁生情感的变化。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地坛景物的特点中体会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思考。

六、说教学程序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围绕上述构想,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三大环节:

一、课文导入

二、文本探究

三、课堂总结

第一环节:课文导入

只要分为三个方面:

1、照片导入,由史铁生的照片导入课文

2、换位思考,假设你在21岁遭遇了残疾,你会怎样?

3、引入课文

第二环节:文本探究

本环节是本课重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残废之初作者的心境,从地坛与作者的相似之处中体会二者的同病相怜。重点解读描写地坛外貌的句子。第二部分,抓住地坛“荒芜并不衰败”的特点,围绕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对地坛景物的描写,小组探究这些景物的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三部分,则是作者从为何生到怎样活的一个过渡的思考,由两个问题,即“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进行过渡。最后简单解读了一下作者看透生死后地坛展现的新景象。

第三环节:课堂总结

1、从“作者喜欢地坛吗”这个问题入手,要求结合前文学习,让学生概括地坛对作者走出逆境起到的作用。从而对整节课作一个总结。

2、 布置作业

以上是我的说课,希望各位老师多给我提意见。谢谢大家。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2篇

一、说教材、学情:

1、关于教材:

《我与地坛》(节选)选自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个大专题“珍爱生命”下的第一个子专题“精神支柱”,它隶属“文本研读”的范畴,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步入高一下半学期之后要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须教材打破以往以文体为依据组合单元教学的体式,着重凸显文本中的精神价值对学生的影响,就《我与地坛》而言,它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珍爱生命”这个大主题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课文节选了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的前两节,第一节写地坛,写自己在遭遇人生变故后在地坛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其中的景色描写直捣作者对生死的解读;
第二节写母亲,写自己在地坛中对母亲的追思与痛悔,作者用“我”与母亲之间的细节及议论性语言放大了悲伤的力量,直击学生的内心深处;
而连接一、二两节的则是藏在“我”与地坛背后的一只眼睛,那就是母亲的眼睛。

2、关于学生:

十五、六岁的学生正值青春最美的季节,关于生活和命运、苦难和坎坷、生和死,他们尚且处于一种似懂非懂自以为懂其实又不甚懂得的状态;
而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学习过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也积累了散文阅读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基本能够熟练地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散文写作特点,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够成为情的依凭所在?”,即就是说,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由此导致学习难点,也因此也形成了我的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视情况而定,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这堂课得到或多或少的感动与感悟。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由浅入深的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尤其加深对多音字的记忆;

(2)课文第一节,品味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以及景物背后蕴含的情感脉络。

(3)课文第二节,体会作者对母亲态度的变化,并在变化中感受作者与母亲之间浓烈而复杂的爱。

2、教学重点:由于课文一、二两节在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所以(1)第一节,重在析景——通过对景色的赏析,让学生明白地坛能够给作者带来生命启示的原因。

(2)第二节,重在内省——通过文本中母亲的“眼睛”读懂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并从作者与母亲的故事中走出来,去反窥自己,对母亲对生活内省于心。

三、说教学过程: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我安排了两课时来完成《我与地坛》的讲解。第一课时,以地坛中景色描写为线索;
第二节,以母亲的“看”为线索。下面我将重点谈一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我想通过“角色扮演”和“诵读涵咏”的方法,让学生在有声的情感中身临其境的去观赏地坛中的景色,并从自身出发设身处地去理解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感悟。我具体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导入:

首先,我用多媒体投射两张史铁生的照片,让学生去看,去观察照片中的时间、环境和史铁生的姿态与表情。

之后,角色扮演——我是记者,学生们都是史铁生,一部分学生是照片1中的史铁生,另一部分学生是照片2中的史铁生。然后开始模拟采访,我会提出问题:“请问您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您希望二十年后您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打破上课之处的沉闷与紧张;
并且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靠近史铁生的人生,对作者的遭遇和承受,去假想去体会。如此不仅可以直接拉近他们与作者和文本的距离,而且很直观的激发了学生对作者人生经历的同情与好奇,直逼生死的主题;
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隐喻了他们自身的幸运与幸福。

最后,由我总结,介绍作者生平,交代史铁生在遭遇不幸的前后,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变化,同时提出疑问:是谁让这个终年与轮椅为伴,与疾病厮守的人笑得如此灿烂?或许我们可以从《我与地坛》中找到答案。由此走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研读课文,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分四步走:

(1)一读全文,奠基调,点重点。

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二两节,标自然段、留意生字词、并简单概括一二节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的语言(平实而舒缓)和情感基调(压抑悲恸)。

之后,我会和学生一起通字词,特别强调多音字“剥、捋、隽、熨”。

再由学生自己概括课文两节的主要内容(一:我与地坛;
二:我与母亲),我再简单的点出:在我与地坛的后面有一只眼睛,那是母亲的眼睛。

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初步去感受课文平实而舒缓的语言所营造出的那种压抑又略带悲痛和希望的情感基调。在有了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后走第二步:

(2)二读部分,赏景色,抓线索。

由学生自己自由的读第一部分,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思考:我与地坛的关系。——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一节,意在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和宿命。

之后,全班齐读第一段第一句话“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紧接着我再读这句话,我会重读“好”、“小说”、“都”、“实际”,意在强调地坛对“我”的重要性,让学生马上关注作者对地坛的描写。

接着由学生分组讨论:我和地坛的缘分表现在哪?——通过这个所谓的“缘分”很自然的引出后面对地坛景色的描写;
同时在他们的讨论中我能够了解学生对这个缘分的理解,或许会有新的想法和认识的生成。第三步:

(3)三读景色,寻变化,悟缘分。

这一步就是析景,是第二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首先,找同学有感情的大声读第三段,并说说第三段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坛。我会点出,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背后的“愈见苍幽”和“茂盛”,意在引导学生意识到,与废弃荒芜同在的还有那“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

之后,再找同学读第三段,沉淀我与地坛相遇之初的情感,明确:家与地坛的近,让这个曾经无比辉煌而此时荒芜冷落的园子,迎来了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了双腿的年轻人,可谓惺惺相惜。

同样道理,先找同学读第五段中的景色描写,我再读一遍,争取读出一种轻快地节奏。再让学生回答:这个时候,地坛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的?

——学生对第三段的景色和情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我希望能够让他们自己去悟我与地坛的相识之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自己去体会景色中饱含的生命迹象,聆听生命竞相生长而发出的声响。我再点出,第五段,作者实际是放大了对微小生物的描写,用地坛中不常被人关注,但依旧鲜活的生命,去感化和鼓励自己,让自己努力做到残疾但不颓废。

最后一景儿——第七段六个譬如,我先读,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放空一切,去听去想,听过之后说说自己的感觉。之后,我点出:“默坐”、“呆想”之后,耳边的嘈杂、纷乱的思绪尽可抛诸脑后,所有的风雨所有的跋涉,即便艰辛甚至痛苦,也都是一种强大的.释放,是生命重归零度的返璞。

再让全班齐读,用齐读的力度带起学生们内心的悸动和震撼,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感受那种来自生命中苦痛的力量,捕捉风雨中若有若无的彩虹。在分别赏析了三处景色之后,进行第四步:

(4)四读全景,析语言,沉思想。

再把第一节从头到尾读一遍,出声的读,将地坛中三处景色描写串起来,我会提醒学生,让他们注意第七段第一句话“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以此明确,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地坛中的景色,实则是在写自己那时那刻无处释放的感情,借我在地坛中的所观来诉说我在逆境中的所想,对生、死的感悟也就自然的流于其间。

最后,反问学生,作者何以在地坛中重拾活的信念,重燃生的希望?——这个问题是在回应初读第一节的那个思考“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是什么?”,在了解了景色和思想的变化之后,沿着作者在地坛中走过的路,去找作者的心路。此时,学生已经可以自己概括出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距离的相近和精神的趋同,给我与地坛的相遇、相识、相知增添了一种缘分和宿命的味道。

走到这儿,文本研读这个环节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对于地坛中景色的变化及其中所饱含的作者的心路历程,学生已经能够了然于心了。在此基础上,就要让他们从文本中走出来,低头看自己。也就是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

3、总结文本,反观自己,升华情感。

再次投射史铁生的两张照片,让学生注意照片下面的小字,带着学生回到上课之处的那场采访中,提出最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再是扮演,而是真的,你们愿意做史铁生吗?

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沉淀这一节课所讲过的,关于文本的语言,关于地坛的景色,关于作者的感悟等等,继而再一次引发一种深度的,关于疾病与苦难,关于生命与生存的思考和讨论,由学生们各抒己见,我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第一课时,我想告诉他们: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如张三李四的时候,要想到,就命运而言修道公平;
当我们因各种无法逃避的事端而遭受苦难的时候,要明白,正是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悲壮凝重的色彩;
当我们心中的苦闷与痛楚无处安放的时候,要看到,爱我们的人正默默地陪在我们身边,为我们遮挡窗外更大的风雨。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4、作业:你在地坛中无意的碰到了史铁生,你想对他说?

这个作业可大可小,意在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们在课下继续沉淀,继续读,深化他们对课文第一节的理解,并且能够自由的说自由的写。下面是我的板书:

从作者靠近地坛,与它相遇;
到走进地坛,与它相识,深入地坛也深入自己,这一待就是十五年;
再到走过地坛,走过自己人生的起起浮浮,与它相知。这其实是与文本研读中的景色分析相对应,直观的体现了作者借地坛景色变化而抒发的情感变化。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3篇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学法】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第一课时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4篇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珍爱生命”专题中的《我与地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专题“珍爱生命”中“向死而生”板块下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作家史铁生自传性的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充满了其对于生命的哲思。教材节选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我与地坛,二是我与母亲。本课主要学习第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二、说学情

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学生大多数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基本上能静下心来读一篇课文,并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预习情况:

学生上课之前已经预习了课文,查询了史铁生的资料,抄录了字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从上述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领会地坛使“我”豁达地对待生死。

3、品味语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四、说重点难点

1、作者传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2、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五、说教法学法

1、以读促悟:在教学中,通过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史铁生情感的变化。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地坛景物的特点中体会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思考。

六、说教学程序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围绕上述构想,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三大环节:

一、课文导入

二、文本探究

三、课堂总结

第一环节:课文导入

只要分为三个方面:

1、照片导入,由史铁生的照片导入课文

2、换位思考,假设你在21岁遭遇了残疾,你会怎样?

3、引入课文

第二环节:文本探究

本环节是本课重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残废之初作者的心境,从地坛与作者的相似之处中体会二者的同病相怜。重点解读描写地坛外貌的句子。第二部分,抓住地坛“荒芜并不衰败”的特点,围绕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对地坛景物的描写,小组探究这些景物的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三部分,则是作者从为何生到怎样活的一个过渡的思考,由两个问题,即“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进行过渡。最后简单解读了一下作者看透生死后地坛展现的新景象。

第三环节:课堂总结

1、从“作者喜欢地坛吗”这个问题入手,要求结合前文学习,让学生概括地坛对作者走出逆境起到的作用。从而对整节课作一个总结。

2、 布置作业

七、说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这堂课,是我们高一语文组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磨课时那令人万分尴尬的一滩死水的课堂。这个可能跟那个班级本身就不活跃有关,但我想,大部分问题还出在我自己。下课之后,季老师、钱老师还有小环等等,我们坐在一起,努力的纠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总结了几点就是,1、导入头重脚轻,2、课堂小问题太多,主问题不清晰,3、对句子的分析浮在表面,没有深入体会,4、语速过快等等。然后大家出谋划策,就有了第二次的磨课。果然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第二次磨课,从各方面来说,都比第一次好,但还是存在问题,一是在分析地坛与史铁生的相似之处那里,问题设置的顺序有点混乱。二是对第五自然段的分析,教师讲的太多了,学生的感悟较少,三是最后六个譬如那里,也是内容太多,教师的分析浮在表面。回去之后我又进行了修改。今天呈现的就是我们的成果了。通过对这节课的认真准备,我认识了备课组集体力量的强大,同时就个人而言,我了解了更多的教学手段,锻炼了自身素质,自我感觉在课堂教学上有了较大的进步。虽然因为经验等等方面的原因,我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说课,希望各位老师多给我提意见。谢谢大家。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5篇

一、地位与作用: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是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三、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文章特点与关键: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
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
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5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六、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教学方式: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明胶片和投影仪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指导学习:

课前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设计依据:根据本文篇幅较长的特点,课前预习,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通过作者直接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
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

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2、读准下列字词:

宿()命坍圮()()玉砌()雕栏亘()古不变撅()

捋()蝉蜕()窸窸窣窣()()嘈()杂熨()帖猝()然倔强()()隽()永恪()守焦灼()

(设计依据: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3、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几小节是对地坛景物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地坛的景物(作用)?

②作者是怎样理解地坛的意图?(用文中的话)

③比较3、5两段的景物描写,有无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请位同学朗读课文第5节,其他同学思考)

④在地坛,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地坛又为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哪几小节是对母亲的描写?

②作者通过哪些场景去描写自己的母亲?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境?

③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

4、重点研讨,总结评价

①通过这堂课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母亲的做法给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启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设想”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想”,作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启示的。就让我们通过这个“设想”共同去体会“母亲的伟大”。

③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设计依据:按照

(五)作业: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板书设计:

附一:

我与地坛:绝望——思考——希望(怎样活)

我、地坛、母亲

我与母亲:颓废——理解——坚强

附二:

送“我”——理解——(行为描写)

忧“我”——坚忍——(心理描写)

找“我”——焦急(关爱)——(侧面描写)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6篇

各位评委、同仁们: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把我对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的教学设计理念及其教学设计给大家谈谈,稚嫩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教学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漪老师也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
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高考话题作文的内容已经开始涉及到心理学、哲学的内容,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教师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尤其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修养。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让学生“感悟生命,品味生存”这一思想主题的同时,也落实把握文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的涵咏。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我已经教给了学生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
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习,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习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习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7篇

一、地位与作用: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是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三、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文章特点与关键: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
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
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5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六、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教学方式: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明胶片和投影仪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指导学习:

课前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设计依据:根据本文篇幅较长的特点,课前预习,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通过作者直接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
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

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2、读准下列字词:

宿()命坍圮()()玉砌()雕栏亘()古不变撅()

捋()蝉蜕()窸窸窣窣()()嘈()杂熨()帖猝()然倔强()()隽()永恪()守焦灼()

(设计依据: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3、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几小节是对地坛景物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地坛的景物(作用)?

②作者是怎样理解地坛的意图?(用文中的话)

③比较3、5两段的景物描写,有无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请位同学朗读课文第5节,其他同学思考)

④在地坛,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地坛又为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哪几小节是对母亲的描写?

②作者通过哪些场景去描写自己的母亲?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境?

③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

4、重点研讨,总结评价

①通过这堂课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母亲的做法给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启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设想”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想”,作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启示的。就让我们通过这个“设想”共同去体会“母亲的伟大”。

③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设计依据:按照

(五)作业: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板书设计:

附一:

我与地坛:绝望——思考——希望(怎样活)

我、地坛、母亲

我与母亲:颓废——理解——坚强

附二:

送“我”——理解——(行为描写)

忧“我”——坚忍——(心理描写)

找“我”——焦急(关爱)——(侧面描写)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8篇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下面、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总体构想:(大纲、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三篇文章,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所属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同时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篇散文自读文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新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表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所以,我从这两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写景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增强学生面对苦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养成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全文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因此,本篇课文的难点在于: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而教学重点则应该放在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另外,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还采用了通过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学法和诵读法,以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说学生,说学法

这些学生,刚升入高中人生阅历还很浅,又刚刚接触到高中的散文,本文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样学生偏浅的理解能力和文章相对深刻的内涵构就成了一对矛盾,怎样在45分钟里让学生读懂文章并有所收获,完成对这篇文章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正确有效地学习方法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预习思考法;

(二)诵读感知法;

(三)分析探究法;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具体探讨、拓展延伸、巩固探究”等五个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课估计需要3分钟;
整体感知需要10分钟;
具体探讨20分钟;
拓展延伸10分钟;
巩固探究需要2分钟。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具体实施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情导入。(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起全班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

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文革时为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18岁主动去延安老区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可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豪情壮志,所有的年少轻狂,都似乎成了海市蜃楼,他痛苦迷惘过好一阵子,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办的一家小厂,在那里每天画彩;
再后来,他转向了写作,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时,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起来为他欢呼时,他倔强的昂起了头,但泪水却委屈地流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让我们看看他在《我与地坛》怎样走过那最青春而又最痛苦的岁月。

(二)抓住关键,总体把握(约1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具体探讨 (约20分钟)

这一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感悟生命;
第二板块:母爱无言。这两个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教学法、分析探究法来完成的。下面请大家跟我走进第一板块。

第一板块感悟生命我是通过四个问题来达到我的家学目标。

1、“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

2、古园的景物除了荒芜、冷落外,还有什么特点?请看文中的这一段文字:

3、面对这些景物,结合作者的情况说说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思考?

4、在“地坛”的景物描写后作者提出了哪三个严肃的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由第四个问题过渡到第二板块:母爱无言。对于这一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讨论法来完成教学的。

边听朗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2) 作者设想了母亲哪些心理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母亲形象?

(3) 作者写了自己的哪些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4) 写母亲与“如何面对命运”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问题有何关系?

第四个问题是重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地坛与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四)、拓展延伸(约10分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讨论:

1、你有哪些关于“母爱”的体验?

2、你遭遇过坎坷吗?该如何正确地面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巩固探究(师生共同小结后,教师布置作业。)(约2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板书,简要的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教师布置作业:

(1)、中国人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代女作家池莉有篇小说题名《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如今的社会有人喊生存日艰,有人说要提升生活的质量等等。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现你对目前高中生生存状态的一点思考

(2)回家后向父母说声谢谢,并为他们做一件事。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与技能。为了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我特设计了这些作业,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9篇

一、说教材、学情:

1、关于教材:

《我与地坛》(节选)选自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个大专题“珍爱生命”下的第一个子专题“精神支柱”,它隶属“文本研读”的范畴,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步入高一下半学期之后要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须教材打破以往以文体为依据组合单元教学的体式,着重凸显文本中的精神价值对学生的影响,就《我与地坛》而言,它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珍爱生命”这个大主题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课文节选了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的前两节,第一节写地坛,写自己在遭遇人生变故后在地坛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其中的景色描写直捣作者对生死的解读;
第二节写母亲,写自己在地坛中对母亲的追思与痛悔,作者用“我”与母亲之间的细节及议论性语言放大了悲伤的力量,直击学生的内心深处;
而连接一、二两节的则是藏在“我”与地坛背后的一只眼睛,那就是母亲的眼睛。

2、关于学生:

十五、六岁的学生正值青春最美的季节,关于生活和命运、苦难和坎坷、生和死,他们尚且处于一种似懂非懂自以为懂其实又不甚懂得的状态;
而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学习过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也积累了散文阅读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基本能够熟练地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散文写作特点,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够成为情的依凭所在?”即就是说,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由此导致学习难点,也因此也形成了我的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视情况而定,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这堂课得到或多或少的感动与感悟。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由浅入深的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尤其加深对多音字的记忆;

(2)课文第一节,品味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以及景物背后蕴含的情感脉络。

(3)课文第二节,体会作者对母亲态度的变化,并在变化中感受作者与母亲之间浓烈而复杂的爱。

2、教学重点:由于课文一、二两节在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所以(1)第一节,重在析景——通过对景色的赏析,让学生明白地坛能够给作者带来生命启示的原因。

(2)第二节,重在内省——通过文本中母亲的“眼睛”读懂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并从作者与母亲的故事中走出来,去反窥自己,对母亲对生活内省于心。

三、说教学过程: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我安排了两课时来完成《我与地坛》的讲解。第一课时,以地坛中景色描写为线索;
第二节,以母亲的“看”为线索。下面我将重点谈一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我想通过“角色扮演”和“诵读涵咏”的方法,让学生在有声的情感中身临其境的去观赏地坛中的景色,并从自身出发设身处地去理解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感悟。我具体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导入:

首先,我用多媒体投射两张史铁生的照片,让学生去看,去观察照片中的时间、环境和史铁生的姿态与表情。

之后,角色扮演——我是记者,学生们都是史铁生,一部分学生是照片1中的史铁生,另一部分学生是照片2中的史铁生。然后开始模拟采访,我会提出问题:“请问您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您希望二十年后您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打破上课之处的沉闷与紧张;
并且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靠近史铁生的人生,对作者的遭遇和承受,去假想去体会。如此不仅可以直接拉近他们与作者和文本的距离,而且很直观的激发了学生对作者人生经历的同情与好奇,直逼生死的主题;
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隐喻了他们自身的幸运与幸福。

最后,由我总结,介绍作者生平,交代史铁生在遭遇不幸的前后,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变化,同时提出疑问:是谁让这个终年与轮椅为伴,与疾病厮守的人笑得如此灿烂?或许我们可以从《我与地坛》中找到答案。

2、研读课文,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分四步走:

(1)一读全文,奠基调,点重点。

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二两节,标自然段、留意生字词、并简单概括一二节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的语言(平实而舒缓)和情感基调(压抑悲恸)。

之后,我会和学生一起通字词,特别强调多音字“剥、捋、隽、熨”。

再由学生自己概括课文两节的主要内容(一:我与地坛;
二:我与母亲),我再简单的点出:在我与地坛的后面有一只眼睛,那是母亲的眼睛。

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初步去感受课文平实而舒缓的语言所营造出的那种压抑又略带悲痛和希望的情感基调。在有了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后走第二步:

(2)二读部分,赏景色,抓线索。

由学生自己自由的读第一部分,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思考:我与地坛的关系。——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一节,意在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和宿命。

之后,全班齐读第一段第一句话“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紧接着我再读这句话,我会重读“好”、“小说”、“都”、“实际”,意在强调地坛对“我”的重要性,让学生马上关注作者对地坛的描写。

接着由学生分组讨论:我和地坛的缘分表现在哪?——通过这个所谓的“缘分”很自然的引出后面对地坛景色的描写;
同时在他们的讨论中我能够了解学生对这个缘分的理解,或许会有新的想法和认识的生成。

(3)三读景色,寻变化,悟缘分。

这一步就是析景,是第二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首先,找同学有感情的大声读第三段,并说说第三段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坛。我会点出,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背后的“愈见苍幽”和“茂盛”,意在引导学生意识到,与废弃荒芜同在的还有那“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

之后,再找同学读第三段,沉淀我与地坛相遇之初的情感,明确:家与地坛的近,让这个曾经无比辉煌而此时荒芜冷落的园子,迎来了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了双腿的年轻人,可谓惺惺相惜。

同样道理,先找同学读第五段中的景色描写,我再读一遍,争取读出一种轻快地节奏。再让学生回答:这个时候,地坛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的?

——学生对第三段的景色和情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我希望能够让他们自己去悟我与地坛的相识之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自己去体会景色中饱含的生命迹象,聆听生命竞相生长而发出的声响。我再点出,第五段,作者实际是放大了对微小生物的描写,用地坛中不常被人关注,但依旧鲜活的生命,去感化和鼓励自己,让自己努力做到残疾但不颓废。

最后一景儿——第七段六个譬如,我先读,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放空一切,去听去想,听过之后说说自己的感觉。之后,我点出:“默坐”、“呆想”之后,耳边的嘈杂、纷乱的思绪尽可抛诸脑后,所有的风雨所有的跋涉,即便艰辛甚至痛苦,也都是一种强大的释放,是生命重归零度的返璞。

再让全班齐读,用齐读的力度带起学生们内心的悸动和震撼,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感受那种来自生命中苦痛的力量,捕捉风雨中若有若无的彩虹。在分别赏析了三处景色之后,进行第四步:

(4)四读全景,析语言,沉思想。

再把第一节从头到尾读一遍,出声的读,将地坛中三处景色描写串起来,我会提醒学生,让他们注意第七段第一句话“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以此明确,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地坛中的景色,实则是在写自己那时那刻无处释放的感情,借我在地坛中的所观来诉说我在逆境中的所想,对生、死的感悟也就自然的流于其间。

最后,反问学生,作者何以在地坛中重拾活的信念,重燃生的希望?——这个问题是在回应初读第一节的那个思考“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是什么?”,在了解了景色和思想的变化之后,沿着作者在地坛中走过的路,去找作者的心路。此时,学生已经可以自己概括出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距离的相近和精神的趋同,给我与地坛的相遇、相识、相知增添了一种缘分和宿命的味道。

走到这儿,文本研读这个环节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对于地坛中景色的变化及其中所饱含的作者的心路历程,学生已经能够了然于心了。在此基础上,就要让他们从文本中走出来,低头看自己。

3、总结文本,反观自己,升华情感。

再次投射史铁生的两张照片,让学生注意照片下面的小字,带着学生回到上课之处的那场采访中,提出最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再是扮演,而是真的,你们愿意做史铁生吗?

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沉淀这一节课所讲过的,关于文本的语言,关于地坛的景色,关于作者的感悟等等,继而再一次引发一种深度的,关于疾病与苦难,关于生命与生存的思考和讨论,由学生们各抒己见,我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第一课时,我想告诉他们: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如张三李四的时候,要想到,就命运而言修道公平;
当我们因各种无法逃避的事端而遭受苦难的时候,要明白,正是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悲壮凝重的色彩;
当我们心中的苦闷与痛楚无处安放的时候,要看到,爱我们的人正默默地陪在我们身边,为我们遮挡窗外更大的风雨。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4、作业:你在地坛中无意的碰到了史铁生,你想对他说?

这个作业可大可小,意在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们在课下继续沉淀,继续读,深化他们对课文第一节的理解,并且能够自由的说自由的写。

我与地坛说课稿 第10篇

一、单元教学理念: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借鉴吸收,同时进行适当的分析评价。因此,要从文章的内容着手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和情感。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二、单元教学思路:阅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写法和语言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全面涉及它的内容和形式;
也可以着重就某一方面作出恰当的评价,并从课文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一、 地位与作用: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七课,也就是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而老版本教材却将此课安排在第二册。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第一册重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第二册将“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作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要点;
从这个角度上看,教材对散文的鉴赏要求有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整体感知”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三、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文章特点与关键:

《我与地坛》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
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5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六、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课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多媒体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指导学习:课前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设计依据:根据本文篇幅较长的特点,课前预习,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通过作者直接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
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2、读准下列字词:

宿命 坍圮 玉砌雕栏 亘古不变 撅捋 蝉蜕 窸窸窣窣

嘈杂 熨帖 猝然 倔强 隽永 恪守 焦灼

(设计依据: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3、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几小节是对地坛景物的描写?

②作者是怎样理解地坛的意图?(用文中的话)

③比较3、5两段的景物描写,有无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请位同学朗读课文第5节,其他同学思考)

④在地坛,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地坛又为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

①如果说地坛是作者精神的家园,那么母亲则是作者生命的航标,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但这也使得母亲成为“活得最苦的母亲”请你谈谈如何理解这一点。

②第二部分哪几小节是对母亲的描写?

③作者通过哪些场景去描写自己的母亲?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境?

④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

4、重点研讨,总结评价

①提问:作者逐渐领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领悟到创作也“并不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你认为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②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5、课外拓展:如何面对苦难。(举例?探讨)

6、作业: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或者《父亲》为题写一篇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板书设计:

附一:

我与地坛:绝望——思考——希望(怎样活)

我、地坛、母亲

我与母亲:颓废——理解——坚强

附二:

送“我”——理解——(行为描写)

忧“我”——坚忍——(心理描写)

找“我”——焦急(关爱)——(侧面描写)

(二)母 亲

对 象

(一)地坛

附三:
特 点

荒芜但并不衰败

作 用

生命感悟

坚忍、毫不张扬

生存启发

推荐访问:我与 地坛 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10篇 我与地坛说课稿(精选10篇) 我与地坛说课稿一等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免费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3004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