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文档网>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6篇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6篇

发表时间:2023-08-13 11: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位于县西北部,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3482户,8825人,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1341人,由于上学、搬迁、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种植调研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6篇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篇1

位于县西北部,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3482户,8825人,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1341人,由于上学、搬迁、随父母在外打工等原因外出200人,在乡1141人。此次只调查在本乡居住的少年儿童,共1141人。经调查摸底,乡单亲家庭的少年儿童有43人,占3.86%;孤儿1人,占0.09%;患有大病的有6人,占0.53%;残疾的有11人,占0.96%;生活困难的有62人,占5.43%。这几种弱势少年儿童占在乡居住少年儿童总数的10.78%,占全乡儿童总数的9.17%。另外,留守儿童更是数不胜数,占儿童总数的40%以上。

近年来,弱势儿童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在农村,他们大部分人生活都比较贫困,根据实际调查摸底,我乡弱势儿童形成及生活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乡属于农业乡镇,大部分家庭以种地为生,没有其他辅助性收入,所以收入很低,家庭生活困难。

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民家庭,医疗费用太多是负担不起的,比如家中任意成员患大病的治疗费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这样势必造成更困难的局面。这也是患病儿童还有残疾儿童不能及时治疗的主要原因。

三、受传统思想影响,教育观念薄弱,形成几代人都是农民的现象,走不出致富之路。另外,教育费用不断增长也是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因之一。

以一家三口为例:人均收入每年4000元,家庭总收入为1元,其中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为6000元(包括吃、穿、行及其他);另外医疗费用也占很大一部分,一年的开支为1000元;在教育方面,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全部免费,但由于中小学校合并,需要住校,每年的住校开支为1000元;这样总支出为8000元,结余4000元。这4000元对于现在社会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今年9月份开始施行3500元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这个数字相比,一个家庭一年的结余刚比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多一点,实在是少得可怜。

四、政府对儿童福利的重视不足,也是弱势儿童贫困的原因之一。

五、收入低下,让很多家庭面临在外打工的生活状态,使很多小孩无法正常的童年生活。这是造成留守儿童存在并且不断扩大的原因。

对“弱势儿童”的关注,其实首要的还应该是教育的问题,毕竟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如果教育做好了,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些“弱势儿童”的处境会有所改善的!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关于我县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篇2

为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县委、县z政府要求,我乡组织开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调研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的现状和成效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呈现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状况和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因发展与群众诉求矛盾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推进和法制的完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不断变化。农村新政策的执行中产生的新型社会矛盾逐步表现出来,成为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在试点农村宅基地颁证过程中,各种矛盾表现比较突出。z政府各种惠民政策理应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z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盲目的曲解法律法规,矛盾突出。我乡移民安臵点,部分移民对土地问题、房屋问题诉求多,乡党委、z政府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落实安臵政策,多次做工作,但移民上访、闹访问题仍无法彻底控制。

二是农村综治维稳、治安管控、特殊人群管理。农村社会安全形势相对稳定。乡、村两级定期开展各种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将排查结果及时上报、落实措施解决。特殊人群的管理控制工作日益完善,对社区矫正人员一人一档管理;对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建档管理;对重点上户等重点人员定期上门沟通疏导、掌握动态;对流动人口管理仍未规范,由于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管理困难;对精神病人高度关注的特殊人群,农村精神病人由于家庭困难绝大多数得不到治疗,流散在社会给社会,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三是农村文、教、卫、公益性事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近年来,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群众反映很好。农村垃圾池、农家书屋、村健身场所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群众积极性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的落实完善。农村网络信息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群众对农村网络信息的要求较高,有待进一步普及落实。

二、农村社会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困难

一是基层组织者法律知识欠缺、工作方法简单。村、社基层工作者自身法律知识欠缺,对于一些政策规定自身未吃透,解释工作开展困难,容易造成新的矛盾。一些基层组织工作浮于表面,对可预见的矛盾没有做过深、过细、过实的工作,不能与群众进行心贴心的交流与沟通,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二是群众基础比较薄弱。在当前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利益化的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忽视社会管理,缺少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对群众关心不够,发现矛盾、化解矛盾的行动迟缓、水平不高,组织力和号召力不强,群众有了矛盾直接找乡、县解决,甚至采取上访、闹访等方式,从而影响社会治安。

三是基层综治工作有待加强。对特殊重点人群的管控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完善,其中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口管控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基层力量薄弱,对重点人群的管控仍存在空档问题,乡镇基层力量严重不足,有待加强完善。

三、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对策

要减少影响农村安全稳定的因素,提高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

一要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基层各级党委、z政府要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提升基层组织做群众工作的水平,提高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和控制力。

二要完善矛盾化解机制。针对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主要是面广量大的各类矛盾这一特点,要建强基层调解组织。完善人民调解队伍结构,吸收具有一定学识、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熟悉法律知识、会做群众工作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加强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调解队伍的素质。

三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广大群众、村社干部缺乏法律知识是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广泛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活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教育群众要诚信守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加大对群众的心理疏导,引导群众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矛盾纠纷,避免非理性的冲动。

四要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关系到农村基层社会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要健全党委z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的齐抓共管机制,顺利开展农村基层综治工作。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篇3

位于县西北部,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3482户,8825人,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1341人,由于上学、搬迁、随父母在外打工等原因外出200人,在乡1141人。此次只调查在本乡居住的少年儿童,共1141人。经调查摸底,乡单亲家庭的少年儿童有43人,占3.86%;孤儿1人,占0.09%;患有大病的有6人,占0.53%;残疾的有11人,占0.96%;生活困难的有62人,占5.43%。这几种弱势少年儿童占在乡居住少年儿童总数的10.78%,占全乡儿童总数的9.17%。另外,留守儿童更是数不胜数,占儿童总数的40%以上。

近年来,弱势儿童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在农村,他们大部分人生活都比较贫困,根据实际调查摸底,我乡弱势儿童形成及生活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乡属于农业乡镇,大部分家庭以种地为生,没有其他辅助性收入,所以收入很低,家庭生活困难。

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民家庭,医疗费用太多是负担不起的,比如家中任意成员患大病的治疗费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这样势必造成更困难的局面。这也是患病儿童还有残疾儿童不能及时治疗的主要原因。

三、受传统思想影响,教育观念薄弱,形成几代人都是农民的现象,走不出致富之路。另外,教育费用不断增长也是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因之一。

以一家三口为例:人均收入每年4000元,家庭总收入为1元,其中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为6000元(包括吃、穿、行及其他);另外医疗费用也占很大一部分,一年的开支为1000元;在教育方面,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全部免费,但由于中小学校合并,需要住校,每年的住校开支为1000元;这样总支出为8000元,结余4000元。这4000元对于现在社会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今年9月份开始施行3500元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这个数字相比,一个家庭一年的结余刚比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多一点,实在是少得可怜。

四、政府对儿童福利的重视不足,也是弱势儿童贫困的原因之一。

五、收入低下,让很多家庭面临在外打工的生活状态,使很多小孩无法正常的童年生活。这是造成留守儿童存在并且不断扩大的原因。

对“弱势儿童”的关注,其实首要的还应该是教育的问题,毕竟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如果教育做好了,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些“弱势儿童”的处境会有所改善的!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关于我县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篇4

为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县委、县z政府要求,我乡组织开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调研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的现状和成效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呈现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状况和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因发展与群众诉求矛盾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推进和法制的完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不断变化。农村新政策的执行中产生的新型社会矛盾逐步表现出来,成为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在试点农村宅基地颁证过程中,各种矛盾表现比较突出。z政府各种惠民政策理应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z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盲目的曲解法律法规,矛盾突出。我乡移民安臵点,部分移民对土地问题、房屋问题诉求多,乡党委、z政府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落实安臵政策,多次做工作,但移民上访、闹访问题仍无法彻底控制。

二是农村综治维稳、治安管控、特殊人群管理。农村社会安全形势相对稳定。乡、村两级定期开展各种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将排查结果及时上报、落实措施解决。特殊人群的管理控制工作日益完善,对社区矫正人员一人一档管理;对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建档管理;对重点上户等重点人员定期上门沟通疏导、掌握动态;对流动人口管理仍未规范,由于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管理困难;对精神病人高度关注的特殊人群,农村精神病人由于家庭困难绝大多数得不到治疗,流散在社会给社会,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三是农村文、教、卫、公益性事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近年来,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群众反映很好。农村垃圾池、农家书屋、村健身场所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群众积极性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的落实完善。农村网络信息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群众对农村网络信息的要求较高,有待进一步普及落实。

二、农村社会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困难

一是基层组织者法律知识欠缺、工作方法简单。村、社基层工作者自身法律知识欠缺,对于一些政策规定自身未吃透,解释工作开展困难,容易造成新的矛盾。一些基层组织工作浮于表面,对可预见的矛盾没有做过深、过细、过实的工作,不能与群众进行心贴心的交流与沟通,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二是群众基础比较薄弱。在当前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利益化的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忽视社会管理,缺少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对群众关心不够,发现矛盾、化解矛盾的行动迟缓、水平不高,组织力和号召力不强,群众有了矛盾直接找乡、县解决,甚至采取上访、闹访等方式,从而影响社会治安。

三是基层综治工作有待加强。对特殊重点人群的管控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完善,其中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口管控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基层力量薄弱,对重点人群的管控仍存在空档问题,乡镇基层力量严重不足,有待加强完善。

三、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对策

要减少影响农村安全稳定的因素,提高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

一要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基层各级党委、z政府要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提升基层组织做群众工作的水平,提高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和控制力。

二要完善矛盾化解机制。针对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主要是面广量大的各类矛盾这一特点,要建强基层调解组织。完善人民调解队伍结构,吸收具有一定学识、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熟悉法律知识、会做群众工作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加强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调解队伍的素质。

三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广大群众、村社干部缺乏法律知识是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广泛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活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教育群众要诚信守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加大对群众的心理疏导,引导群众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矛盾纠纷,避免非理性的冲动。

四要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关系到农村基层社会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要健全党委z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的齐抓共管机制,顺利开展农村基层综治工作。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篇5

为全面提高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探索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根据县委学科办《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县档案局局长李美萍带领县档案局有关业务人员,深入金马等乡镇及部分涉农单位,采取现场查看、征求单位领导意见、与基层档案人员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我县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政等涉农部门相互配合,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乡镇机关档案室管理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等级标准;各乡镇涉农站所及村委会建档率达100%,其中已有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档案室建设达到三星级等级标准;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农村税改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全部规范建档,部分已接收进馆。

二、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农业农村档案难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既有齐全的职能部门,还有村委会(社区)、站(所)等单位,但是乡镇作为一个立档单位,其在县档案馆中只有一个全宗,乡镇档案室作为综合档案室,必须集中管理乡镇各类档案。而事实上,乡镇各类档案无法做到综合管理,而只是保管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群团的文件材料,所辖站(所)等单位的档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难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乡镇档案无法反映乡镇档案的全貌,阻碍了乡镇档案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相对到位,但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档案抓档案”、“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影响,基层单位普遍只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而没有把农业和农村档案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缺乏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对档案还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

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站所与站所之间,村与村之间明显存在差异;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

(三)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练。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档案人员由于兼职过多,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加之变动频繁,档案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造成档案业务不熟,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更不能从事对基层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档案工作。

(四)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数乡镇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综合档案室成为了杂物间;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室缺少防盗、防火、防潮、防尘设备;少数乡镇档案室档案装具老化、数量不够,对档案安全保管极为不利。村民委员会档案保管条件更差,还存在无房无柜无设备现象,档案资料分散在个人抽屉里。

(五)加强指导,提高农业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创新服务机制。档案部门要按照“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的总体要求,抓住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任务,结合实际,找准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出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规划,并不断去发展和完善;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利用广播、会议、宣传栏、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乡镇、村干部及农民的档案意识;要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增强“三农”档案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逐步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由乡镇、村委会建档工作向整个农村经济社会档案工作转变,实现“三农”档案领域的拓展。

二是要加强督查指导。要针对乡镇、村委会(社区)基层档案人员兼职多、变动频繁等特点,以通俗简明实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采取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的形式,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或分片辅导各村档案人员整理档案,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要将乡镇和村委会(社区)档案管理情况纳入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内容进行检查,推动乡镇和村委会(社区)规范建档,保证乡镇和村委会(社区)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

三是要培育推广典型。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及时总结推广;要进一步强化乡镇机关档案管理职能,重视抓好撤并乡镇的档案移交工作;要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示范点,引导带动其它村建档;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新动向,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四是要建立农村民生档案。要结合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兴农业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活动产生的文件材料、科技资料和特殊载体(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文件)资料的归档和利用工作。加强对行业协会、经济联社、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养殖)户等新经济组织的建档及开发利用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

总之,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难度大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制约因素多,存在意识、体制、人才、资金等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只有想方设法多方配合,采取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篇6

为全面提高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探索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根据县委学科办《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县档案局局长李美萍带领县档案局有关业务人员,深入金马等乡镇及部分涉农单位,采取现场查看、征求单位领导意见、与基层档案人员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我县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政等涉农部门相互配合,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乡镇机关档案室管理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等级标准;各乡镇涉农站所及村委会建档率达100%,其中已有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档案室建设达到三星级等级标准;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农村税改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全部规范建档,部分已接收进馆。

二、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农业农村档案难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既有齐全的职能部门,还有村委会(社区)、站(所)等单位,但是乡镇作为一个立档单位,其在县档案馆中只有一个全宗,乡镇档案室作为综合档案室,必须集中管理乡镇各类档案。而事实上,乡镇各类档案无法做到综合管理,而只是保管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群团的文件材料,所辖站(所)等单位的档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难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乡镇档案无法反映乡镇档案的全貌,阻碍了乡镇档案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相对到位,但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档案抓档案”、“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影响,基层单位普遍只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而没有把农业和农村档案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缺乏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对档案还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

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站所与站所之间,村与村之间明显存在差异;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

(三)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练。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档案人员由于兼职过多,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加之变动频繁,档案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造成档案业务不熟,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更不能从事对基层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档案工作。

(四)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数乡镇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综合档案室成为了杂物间;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室缺少防盗、防火、防潮、防尘设备;少数乡镇档案室档案装具老化、数量不够,对档案安全保管极为不利。村民委员会档案保管条件更差,还存在无房无柜无设备现象,档案资料分散在个人抽屉里。

(五)加强指导,提高农业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创新服务机制。档案部门要按照“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的总体要求,抓住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任务,结合实际,找准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出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规划,并不断去发展和完善;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利用广播、会议、宣传栏、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乡镇、村干部及农民的档案意识;要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增强“三农”档案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逐步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由乡镇、村委会建档工作向整个农村经济社会档案工作转变,实现“三农”档案领域的拓展。

二是要加强督查指导。要针对乡镇、村委会(社区)基层档案人员兼职多、变动频繁等特点,以通俗简明实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采取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的形式,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或分片辅导各村档案人员整理档案,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要将乡镇和村委会(社区)档案管理情况纳入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内容进行检查,推动乡镇和村委会(社区)规范建档,保证乡镇和村委会(社区)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

三是要培育推广典型。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及时总结推广;要进一步强化乡镇机关档案管理职能,重视抓好撤并乡镇的档案移交工作;要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示范点,引导带动其它村建档;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新动向,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四是要建立农村民生档案。要结合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兴农业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活动产生的文件材料、科技资料和特殊载体(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文件)资料的归档和利用工作。加强对行业协会、经济联社、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养殖)户等新经济组织的建档及开发利用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

总之,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难度大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制约因素多,存在意识、体制、人才、资金等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只有想方设法多方配合,采取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推荐访问:种植 调研报告 农村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怎么写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总结 农村种植调研报告模板 农村种植调查报告 农村种植业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种植调查研究 种植业调研报告 种植基地调研报告 农村种植养殖调查报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免费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3004171号-6